时间:2022/10/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道远知骥文武略‖记原信阳县一位老校长朱道文

文‖蔡勇陈刚文

道远知骥,文韬武略,这是我们学生对我们的老校长朱道文印象,至今在心。

朱校长今年76岁了,魁梧身材,满头银发,身体康健,精神气爽,走起路来,健步轻捷,丝毫没有七十六岁老人年迈的样子。学生思念校长,校长思念学生,同学们便常常相约看望老校长。朱校长退休以后和爱妻严兆璜老师便由郊区搬到市区和他的儿子,我们的师弟朱惊涛住在一起,这下,是方便同学们看望二老的。

师恩常存学生心,深情永志在今生。年9月5日,我们校友又相约前往朱校长家里看望二位老人。对于学生的到来,老校长和严老师是非常高兴的。他谦虚的说当年没把学生教好,学生们现在却没有忘记老师,如有来生,还当我们的校长和老师,当然,你们要是再调皮再贪玩不听话,那是要打屁股的。朱校长依然是幽默健谈,我们高兴地说多打几下,便成才,多打几教鞭,说不定打出几位清华、北大学生来。

朱校长和严老师在教育上夫伴妇随伴一生,扑身在乡村教育一线,那是在原信阳县和后来的平桥区教育界一段佳话。朱校长和严老师高中毕业后,便在原信阳县平昌关老家村小担任小学民办教师。那时的高中生甚是厉害,一个公社(现在称谓乡政府)是没有几位高中生的。朱校长和严老师在教学上是很敬业的,教学成绩在公社各大队(现在称谓村委会)那总是排名靠前。后来各大队成立初中,他们俩因教学负责和教学成绩出名,被委派到大队初中任教,这让朱家和严家在平昌关公社甚是风光。他们俩在初中教学更是兢兢业业,总怕自己高中文化教初中课耽误了学生,于是,便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。当时农村民办教师是没有工资的,老师的工资,便是生产队里工分。每天的工分,是按照生产队里一位男棒劳力的工分来领取的,年终按照工分在自己所在生产队分粮食。当年朱老师在大队(现在称呼村)初中学校讲,自己不好好教学,对不起父老乡亲。

时光不负有心人,一份付出便有一份收获。朱校长和严老师一起工作,相互学习,相互帮助,相互激励,相互关心,日久天长,他俩收获了爱情。因教学成绩突出,他们又被公社推荐到县里,委派他俩到信阳师院(现在的信阳师范学院)深造学习三年,朱校长是中文系,严老师是数学系,这是公社和老乡们为之骄傲的事。

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?朱道文校长和严兆璜老师无怨无悔扑在教育一线。信阳师院毕业后,他俩被分配在原浉河港茶林中学工作。在上个世纪80年代,农村高中的教师并不都是科班出身,许多老师是后来参加院校函授进修提高自己文化学历的。朱校长和颜老师科班毕业出身,在这样一所农村高中里,那是了不起的。朱校长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,教学成绩优秀,积极参与学校管理,工作时间刚一年多,便被提拔为副校长。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副校长,这在当时原信阳县教育界是个传说。朱校长在担任副校长干好自己分工同时,还担任班主任,繁忙的工作,家里是照顾不了的,直到后来担任校长,一直到退休,家务和孩子教育全部交给了严老师打理。对于这点,朱校长说这辈子欠了严老师一份情,欠了孩子一份情。虽然担任副校长,有自己的校务分工,班里教学工作丝毫不敢耽误。对于普高的学生,学习基础差,朱校长心里是非常明白的,在教学上,他结合实际,要求班里任课教师“抓两头抽中间”的模式,以每以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学习差的学生,学习成绩中间的学生担任小组学习任务检查验收,小组长检查学习中等的昨夜。一个小组为一个学习单位,学生们相互督促,相互帮助,相互鞭策,在繁忙的校务工作中,朱校长担任的班级学习成绩一直是同年级中学习成绩优秀的班级。

在浉河港茶林中学担任副校长数十年中,朱校长一手抓好自己班里教学,一手按照副校长分工抓好自己岗位分工。当年学校还有初中部,学校仅有两名校长,一名校长,一名副校长。繁忙的校务工作,两位校长分工,一人身兼数职。当时学校后勤设施破旧,急待建设。单身教师挤在同一宿舍住宿,学校没有饭堂,晴天就餐在露天地,寒冷天、炎热天就在班里或寝室里吃饭,老师挤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,操场晴天一地灰,雨天一地泥,跑道更是没有的。改变学校教学房屋整修和房屋扩建,及教师办公条件和师生就餐、住宿条件当务之急,这个重担交给了朱校长。学校后勤建设工作繁重,班主任担任不成了,朱校长坚持要担任班级一门副课,说教学工作不能丢。

学校经济一穷二白,上面又拨给不了多的钱,怎么办?这个没有难倒朱校长。他外出学习,多方请教,广开思路。选定学校所属的黑娃尖茶山做文章。开展利用师生勤工俭学,打开学校经济拮据局面。选对路子,积极落实,就好办多了。学校在现有的茶园上,开展勤工俭学,组织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打茶叶,学校按照班级打茶叶的数量付给班级一定费用,给了师生们解决一些伙食费用,再利用茶叶卖出的钱用于学校后勤设施修整。后来结合当地百姓大量需要菌种实际,乡民又无培植军菌种技术,种植香菇、木耳只有望天收,经常因菌种质量不达标,造成一年低产量或无收成。学校便开办了菌种加工厂,在原豫南农专请来专业老师指导,几年下来,攒下一些资金。学校后勤设施得极大改善,单身教师可以分开住宿,让老师安心下来教学。学校又建设了饭堂,修建了学校操场跑道,改变雨天无处就餐现象和雨天数天后短期内无法跑早操现象,也助农发展了家庭经济收入,受到县教育局和乡政府、乡民们的称赞。学校多方拓展经济收入,又开办在茶山下面种植杉树,每年扩大补种面积,一届又一届学生们留下满山的杉树,蔚蔚成林。杉树林有计划的砍伐,为学校后勤建设经济增加了不少收入。为改善师生就餐成本,学校又在食堂后面荒地里盖起猪圈,养起猪来,待到年底杀猪时,猪肉免费供给食堂师生就餐。现在浉河港黑洼尖的杉树林就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,是许多学生心中的念想,学生们一看到到黑洼尖的茶林、杉树林,不由得想起当年的老校长。学生们在劳动中收获知识,又改善了学校经济收入,食堂经常可以免费提供一次免费饭菜。再后来,办起了植物园,种植了产量高的新疆巨峰葡萄,既是学生学习课题,又是观赏园景,也是为当地百姓研究探索巨峰葡萄种植技术。学校后勤建设得到稳步提高,促进了学校办学教学条件,老师安心教学,学生用心求学,提高了学校教学成绩。这个办法使当年山里一些有山林或副业的学校,取到了后勤建设的真经。为此,县里在浉河港茶林中学开展了后勤建设现场会。

黑发积霜织日月,粉笔无言写春秋。年,受县教育局委派,朱道文校长调到原信阳县吴家店高中担任校长。当时吴家店高中五六年以来,每年高考一直是两三名学生考上大学,教学成绩在全县是倒数的现象。许多在校任教的老师说,当年在吴家店街上赶集买菜,就不敢说是这个学校的老师,怕老百姓当面取笑自己。这个现象困扰在朱校长心头。说一千道一万,一个学校教学是主流,教学抓不上去,老师没有信心,学生没有学习动力,老百姓看不起学校,教师无法安心教学,学生自暴自弃无心求学,认为反正也是考不上大学,在高中混三年就行,毕业后还不是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。教学抓不好,其他的便无从谈起。老师们私下说朱校长真傻,来这个学校当什么校长,不如在浉河港高中多好,教学成绩好,办学经济条件又好,在那里当个副校长就比在这里当个校长强,在这里还担责任。朱校长听到后什么也不多说,先调研掌握情况,找准问题存在原因再说话。先找老教师谈心,再找青年老师谈心。白天上课,夜里召开老师座谈会,征询大家意见和建议,精准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,找准整改问题的方案。问题找到了,一是一些年轻老师不想在山里教学,一心想调到县城里或距离县城近一点的学校教学,距离家里近一点,心不在学校,一心想走。二是,多少年来,考上大学的学生很少,老师们有些泄气,学生求学也没有信心。当时,一些学生家长能把孩子送到其他高中上学,就不把孩子放在吴家店高中上学,于是老师们在教学上便从心里没有信心,影响了老师们教学积极性。朱校长先与校领导班子和党员老师谈心,再与班主们任谈心,再次召开老师座谈会。提出希望,提出要求,提出目标,要求校领导班子和党员老师、班主任先自身作则,严肃教学纪律,树立教学信心和教学阶段目标,实行班主任负责制,班主任管理班级任课教师,年级阶段长管理班主任,校领导分别包保年级阶段长,层层包保,层层把关。朱校长也亲自担任班级任课。在那个年代,实行年级阶段长和班主任教学分包制度倒是件鲜事。这个方法确实好,老师们在私下议论朱校长的教学管理办法。

教学阶段任务完成不了,任何人不准外调。老师外调出校,先由老师们民主评议,把放人权力交给大众老师,评议合格后,学校再签字放人,否则,学校就不签字盖章放人。教学态度不改变,教学成绩上不去,外调不成先不说,学校是还要问责的。半年下来,学校教风、校风得到良的好转。在期末考试中,几所普高学校联考,学校各年级阶段成绩有了大的提升,居位联考学校中等成绩,教师和学生们信心为之大振。有了信心,就有了梦想。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,一年后,吴家店高中在高考中,一次考出九位大学生,这在吴家店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,不仅仅传遍吴家店,也在原信阳县教育界是个大的新闻。老师们再到吴家店赶集,那是抬头挺胸,很自信很骄傲的。有了良好的开端,朱校长是不会放松的,再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,总结、表扬、鼓励、动员,把师生们的心激励起来了,次年高考,学校再次在高考中创下本校佳绩。吴家店高中翻身了,这是当年吴家店老师们和学生、乡民们的口头语。

说不完的离别意,道不尽的师生情。吴家店是所职业高中。办起职业高中教育,朱校长在浉河港茶林中学普高办学时,已积累下了一些经验。吴家店高中是没有茶山和菌种的,便结合当地乡村实际,办起杂交稻无土秧苗培育,这是个新鲜的科学课题。老师和学生们说朱校长真神奇,啥都想得出来,啥都敢干。

从无到有,朱校长请来专家,他也加入学习队伍。有人说这是胡干、乱干,可是朱校长说只要职业教育课题选对了,又是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干对了,只要沉下心去干,就是实干,同时也给学校职业教育创下一个新的课题。解决本地杂交稻无土育苗技术攻关,给乡民解决购买无土秧苗的农业助力。

在全县职业高中和育苗现场会上,县长也来参加了,当时轰动了信阳县。年,朱校长又工作调动到长台关高中,他走时,许多老师留下了恋恋不舍的泪水,说道文校长开创了吴家店高中两个奇迹,一是学校教学翻身,二是开办校育苗加工厂帮助老百姓办了好事,及给学校开创了职业教育课题教育先河。开学时,许多学生才知道朱校长调走消息,心里很有一段时间是郁闷的。想念起朱校长,便在育苗场转转,双休日在集市上回忆卖秧苗的那段时光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年,朱校长又从长台关十高调到原明港职业高中担任校长,直到年退到教育二线。风雨四十多年的教育一线,虽然朱校长退二线了,但师生们一直未有忘记朱校长。同学们想念朱校长,老师们想念朱校长。难忘朱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怀和帮助。几十年来,在四所高中任教,朱校长先后助力学生学费、生活费达到两万多元。有时看到一些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薄弱,面临辍学,朱校长都是慷慨解囊,在自己微薄工资工资里给予帮助。有时看到学生双休日因无钱坐车回家,让其他同学到家里去带来伙食费,在学校一个多月不回家,孩子思念父母在教室流泪。朱校长悄悄让儿子送去往返车费,让学生双休日回家看忘父母。医院住院,严老师买来猪肉包好水饺,让儿子朱惊涛送去。朱惊涛还以为母亲是为自己包的水饺,高兴回家却一个没有吃到。朱校长给儿子解释,学生住院需要营养,也需要调剂饭菜口味,距离家庭又远,经济条件又差些,关键时,需要温暖,你送水饺也是在做一件爱心有意义的事。有些老师单身一直未找到女朋友,朱校长和严老师看眼里,急在心里,四处委托亲友和老师们为他们介绍女朋友。节假日有些老师值班回不去,朱校长和严老师把异地老师请到家里一起过节。许多许多点点滴滴的事,师生们记在心里,一生难忘。朱校长说这些都是小事,作为一名教师,作为一名校长是他应该做的,可是师生们说这些都是他们一生难忘记的事。
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现在朱校长和严老师退休多年,却没忘记曾经任教的学校和师生们。在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之时,还在整理一些办学、教学之新得,向社会捐送书籍,捐送自己办学教学心得。当我们看到朱校长家里书柜里一册册获奖证书,他说这些荣誉是曾经共事老师们共同的荣誉,不属于他一个人,当然,这份成绩,还有在身后默默支持他,为一线教育默默奉献的爱妻严兆璜老师。父母之外,便是师长,千言万语,唯有感恩。我们对朱校长的教育博大情怀,对师生的关爱,无以言表。祝愿朱校长和严老师身体康安,福寿延年。

(责任编辑王会霞)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227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