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/8/1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河南通许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千年古县城,但提起开封,却是无人不知。通许县,距离开封市仅40公里。与开封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通许,隶属于河南开封市,古称咸平。春秋时为许国地。北宋太祖建隆元年(公元年)始置通许镇,取自开封汴京直通许国故地之义,故名通许。宋真宗咸平五年(公元年)升置咸平县,以年号为名。金时(公元年)易名为通许县。

千年时光赋予了通许县厚重的文化沉淀。千古绝唱“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为汁;萁向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;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一代文豪曹植的墓就在通许县长智镇的七步村。曹植墓丘原十分高大,为一巨型土冢,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及百姓取土,逐渐缩小为一圆形土丘,明万历年间(公元年),当年建祠时所立《通许县创建陈思王陵祠记》之石碑尚在。

不仅是曹植的墓,据说战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将庞涓的墓也在这里。据记载,战国时期,孙膑和庞涓一起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同学兵法,庞涓非常嫉妒孙膑聪明才干,因而设计把孙膑骗到魏国,割去双膝,孙膑假装疯癫,才没有被杀,后孙膑回齐国。魏惠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年),魏国进攻韩国,齐救韩,采用孙膑策略,直趋魏都大梁,旋即退兵,诱使庞涓兼程追击,在马陵中伏大败,自刎而死史称马陵之战。孙膑把庞涓的头割掉带回齐国(今山东临淄),身子埋在他死的地方(今通许县三里岗村)。墓地约平方米,墓呈园丘形,其石椁的残石及无字碑尚存,其南部原有马童墓、兵器墓,墓西多米有一南北走向的河渠,芦苇丛生,景色宜人。

位于通许县城西4公里的后城耳岗村的上仓城故址,为五代时期后周世宗(公元—年)柴荣在此建仓,以存江浙水运而来的米粮。位于通许县城北10公里之小城村的下仓城故址,为五代时期后周周世宗伐南唐时所筑,以储军饷。

始建于明末的邸阁清真寺,位于通许县邸阁镇,占地二亩有余,大殿为砖木结构的卷棚式仿古建筑。院内植以松柏及其它树木,大门为砖砌门楼,其后殿有12扇保存完好的木雕门,为老清真寺遗物,约有年历史,雕刻精美,栩栩如生。

在开封厚重文化延伸带上的通许县,底蕴深厚,文化古迹遗留较多,但这些文化古迹大多不被了解,也让千年古县通许被质疑为一座没有旅游特色的县。

现在的通许县交通便利,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,日南、大广、商登三条高速交织互通,是周边重要的人流、物流聚集地。但这座古县的经济发展却令人唏嘘,年全县经济生产总值只有亿元。这也与通许距离开封、郑州较近,而两座城市的虹吸效应对通许县的影响有很大关系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138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